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有非常悠久的历史。光绪元年(1875年)呼兰设理事厅,开始由文官办理诉讼案件。民国时期,1929年黑龙江高等审判厅根据南京国民政府令,改为黑龙江高等法院,下设龙江、呼兰、拜泉三个地方法院。东北沦陷时期,1937年设呼兰区法院。解放后,1948年10月建呼兰县人民法院。1967年2月,公、检、法三机关实行“军事管制”。1973年恢复呼兰县人民法院,1979年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的有关规定,县委批准重建县审判委员会,决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。2004年5月30日,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正式挂牌,结束了呼兰法院50年的县法院历史,开启了建设和发展区法院的新纪元。2019年内设机构改革后,呼兰区人民法院共有11个部门,5个人民法庭、事业单位1个,共17个机构。现有中央政法编制134个,在编干警122人。
在过去的60余年的时间里,一代又一代呼兰法院人,经过风风雨雨,写下了呼兰法院昔日的辉煌篇章。现任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孟朝晖同志,工作经验丰富,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,自2021年11月任职以来,团结和带领院领导班子及全院干警,以“三争”晋先工作为抓手,严格按照“五牢记五融合”要求,推动各项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一、坚持政治引领,擦亮忠诚底色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在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中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一是坚决扛起党建主体责任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对党建工作负总责,强化领导班子、支部书记、部门负责人抓党建的主体责任,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2023年,组织各类学教活动40次,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1次、专题党课12次,党员参学率达100%。二是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。坚持集体领导制度,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,不断涵养优质政治生态。2023年,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5次,党组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7次。
二、聚力提质增效,服务区域发展
带领全院干警用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展现新气象、实现新作为,扭转“帮助法院”的落后面貌,在2022年全市法院综合考评排序中,取得9个区第四、18个基层院第十的历史最好成绩。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集中开展2023“雷霆”行动,执结各类涉企案件245件,执行到位金额1.2亿余元。二是全面抓实审判管理。贯彻现代化审判管理理念,更新《分案办法》,制定《法官绩效考核办法》,以《审判指引》将审判任务细化落实到每名员额法官,周调度、月分析,以“红黄绿”赋码管理提升各项指标,激发提升全院审判执行质效的战斗力、执行力。三是全面深化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建设。着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,2022年一站式诉讼服务信息平台考核指标全部获得满分;2023年截至目前,诉讼服务信息平台考核指标中诉源治理多元解纷、分调裁审、立案服务等业务全部获得满分。
三、践行能动司法,深耕诉源治理
严格落实省法院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诉源治理新格局要求,打造“全链条”解纷模式,构建“融合化”解纷体系,经验做法被《人民法院报》头版报道。2案件同比减少23.72%,首执新收执行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6.5%。2023年10月,中央政法委、中央网信办指导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呼兰法院,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法治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对呼兰法院诉源治理工作进行专题报道。截至目前,中国新闻网、新华网客户端、法治网公众号等中央媒体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发布的《中国“枫景”|“1+N”到底有多少种可能?——解锁哈尔滨呼兰法院诉源治理的N重密码》、《诉源治理融入“星网式”社会治理格局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打造“全链条”解纷模式》等21篇文章点击量达到300万以上,得到了中央媒体的充分肯定。一是精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。主动嵌入呼兰区“三中心”一体化平台,设立法院窗口,派驻干警与中心共同调处纠纷,精准融入“星网式”多元解纷系统。二是加强无讼社区(村屯)建设。加大“四所一庭一中心”联动,延长服务半径,36名法官与辖区201个社区、村屯建立包联关系,实现全区全覆盖。坚持普法进社区、进村屯,由各人民法庭组织开展的“护春耕”专项司法活动被《中国审判》专题刊载。三是打造“法院+代表”解纷模式。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,揭牌成立“人大代表联络站+法院‘一站式’多元解纷工作室”,通过人大代表参与调处典型矛盾纠纷,以“小切口”带动诉源治理工作多角度、多维度发展。四是完善“法院+N”劳动争议协调联动机制。在劳动仲裁机构设立“巡回审判点”,完善“法院+N”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充分发挥法院、行政部门、仲裁机构、工会、工商联的职能作用,2023年截至目前,全区全口径劳动争议受案131件,只有7件诉至法院,诉前化解率达到94%。五是与区妇女联合会共创“家事纠纷调解工作站”。有效整合情感专家、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等专业解纷力量,2022年12月建站至今,共接收咨询、审查立案568件,调解占比76%。六是挂牌成立全市首家以返聘退休法官形式成立的“萧乡退休法官诉前调解室”。进一步发挥立案庭“零距离”接触各类纠纷的前端优势与退休法官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优势,2023年3月挂牌成立至今,共接收调解案件305件,调解率74.4%。七是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固化院校联动机制。挂牌“法学实践教学基地”、“诉源治理专家工作室”等合作项目,深度开展双向交流互动,共接纳15名高校实习生进院实习,为高校学生深入基层、历练成长提供学习实践机会。八是加大“执源”治理力度。认真落实执行事务分段集约改革,将执行事务分段,网络查控团队、执行实施团队、财产处置团队高效配合,打破“一人包案到底”的办案模式,经验做法被《人民法院报》刊载推广。建立“执行法官接待日”制度,由执行法官在每个工作日轮班接待当事人,畅通沟通渠道。
事业未竟,任重道远。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,呼兰区法院将以审判为中心,为呼兰区的“二次创业”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。